《你好,李焕英》是今年春节档电影最大的黑马。#电影你好李焕英观后感#
随着观众的口碑,《你好,李焕英》的票房一路飙升,大有反超《唐人街探案3》的趋势。
截至2月20日晚上22点,《你好,李焕英》票房收突破 37.5亿元了,单日票房收2.7亿元,票房占比达57.1%,上座率达23.8%。
其中票房收入离《唐人街探案3》的差距不到2亿元,预计2月21日就可以实现反超。
这个结果是贾玲自己也没有想到的结果。
她自己的预想是15亿元,如果超过30亿元她要瘦成一道闪电。据业内人士分析称票房可能突破50亿元。
不过,有人红,自然有人眼红。
不少网友就对《你好,李焕英》的票房表示质疑,甚至是攻击这部电影。
有网友表示,这部电影根本不值30亿元,更不要说50亿了。
也有网友表示,没看懂,干坐了2个小时。
还有一位自媒体作者分析称,《你好,李焕英》的票房收入是得益于主要竞争对手《唐人街探案3》的后期乏力,其他电影又没有太大竞争力,导致《你好,李焕英》冲上来了。
小编认为,票房收入就是市场反映,市场是最能反映一部电影的真实水平,特别是在春节档竞争对手如云的情况下,能取得如此成绩是有其必然原因,不仅仅是被电影宣发忽悠进入了影院。
第一,难得的小品电影
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,你最期待的节目是什么?
不是开场舞,更不是压轴戏,而是语言类节目小品和相声。
因为他给我们既带来了快乐,更带来了思考。如今年春晚的小品《一波三折》《大扫除》《阳台》,相声《年三十的歌》《如此家长》等等,欢笑声阵阵。
这也是春节期间最大的需求。
这也是《唐人街探案3》最大的卖点。但是《唐人街探案3》的笑点更多的是疯疯癫癫的搞笑,笑过后会觉得有点不正常。
但是《你好,李焕英》的笑点却并不只是疯疯癫癫,而是真正的像舞台上小品一样,让人捧腹大笑。
比如,李焕英和王琴争着买电视机一幕,就是典型的小品模式。当她们争得面红耳赤时,贾玲扮演瞎子博取同情,但却被售货员推销收音机,贾玲机灵的表示家中还有个失聪的哥哥,并且巧妙的要过了李焕英的票,买下了电视机。整个过程惹得观众笑声连连。
再如冷特受委托去找贾玲的麻烦,正当他们要动手的时候,观众都不知道怎么办了,这时冷特将烟弹在了马背上,惊到了马,直接把坐在马车上的冷特带走了,紧张的氛围也顺势解围。
再如排球队取名为铁娘子队和打铁娘子队,李焕英排球队员桂香戴帽子上场却被风吹掉,一下把小品的搞笑氛围推向高潮……
从种种搞笑场景来看,充分体现了贾玲的小品功底,向人们展示了小品的艺术。
观众是人,不是疯子;观众是艺术家,也需要品位。
不是靠装卖傻才能博得一笑,真正的搞笑是发自内心的愉悦。
第二,难得的煽情电影
煽情首先得建立在真实的场景之上。
记得前不久有微博主发文称贾玲的电影是抄袭他的《曾经5》,这个言论一经提出,立即得到广大网友的反对,甚至连一些作品创作者也提出反对意见。
其实这部电影反映的是贾玲自己的母亲的故事,是为了纪念母亲的电影,这份感情是真实的,而不是拼凑的。
有了这份感情,再来看电影就多了一份感触。
贾玲穿越回去的前提是母亲因意外去世了,而这份意外的起因是自己。
带着这份自责穿越回去,再看到年轻的母亲,贾玲用自己的行动,一次一次撮合母亲和厂长的儿子,希望给母亲带去幸福。
虽然最后没有成功,但看到母亲与自己的爱人在一起,也是给了贾玲一份安慰。
只是,直到最后,贾玲发现年轻的母亲竟然会缝裤子,这才发现原来自己的母亲已不是1981年的母亲,而是和自己一起穿越回去的母亲,这才是全剧的高潮。
原来母亲在贾玲穿越回来后,默默地看着贾玲为自己忙前忙后,看着如此懂事的女儿,李焕英不知默默哭过多少回。
一幕幕儿时的记忆,一幕幕母女的亲情,一幕幕爱的呼唤,让她们最终走到了一起,看着都是穿越回去的母女俩,还有什么比这更感人的场景呢?
彼此的珍惜,彼此的领悟,化作了最后的诀别。
当梦醒了,母亲也走了!
第三,难得的感情小品电影
小品看多了,煽情电影看多了,但是能成功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的电影真不多。
这也是为什么这部电影能够如此吸引人去看的根本原因。
前一秒贾玲还在静待时光把自己穿梭回去,后一秒就回想起了年轻的母亲竟然会缝线(李焕英年轻时缝工不好),原来母亲是和自己一起穿越来的。
搞笑与煽情实现巧妙的过渡,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。
李焕英那句“下辈子,我们必须做母女。”“我的女儿就要让她快乐。”,让贾玲瞬间体会到了虽然作为一个并不出色的女儿,但是一切又被亲情替代了,亲情才是彼此间最大的幸福。
当年贾玲演小品时,她看她妈妈的眼神,那是一种演不出来的饱含着爱与遗憾的眼神。
电影里,贾玲哭着跑回家推开门的时候,同样的眼神又出现了。
“那件衣裳,要是再绿一点就更好看了。”
那件衣裳,却成为了永别!
你们觉得这部电影值得看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