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李焕英#这部开年大戏《你好,李焕英》,本身对于影迷来说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,毕竟《唐人街探案3》让影迷铆足了好奇心。
几天下来,《唐人街探案3》的好评度一度下滑,确实没有前两部精彩。《你好,李焕英》却实实在在地让影迷催了一把老泪。
《你好,李焕英》剧情如何?
好多人都说《你好,李焕英》剧情老套,也确实,早在贾玲的小品中有过这样的桥段,而且几乎跟《你好,李焕英》这部影片如出一辙,原封照搬。但是电影能表达出来的,却是小品做不到的。
《你好,李焕英》这部影片可以说是全程都在铺垫,如果你只是作为一个首刷影片去观看,就不容易品味到这部影片的精彩,因为前面的所有情节都是为了最后那5分钟回忆做的铺垫。
每一个动作,每一个画面都是在给后续故事的发展做铺垫。这种说法,只有当你亲身亲自看过这部影片之后才能明白。但是这是一部好喜剧吗?只能说是一部好的煽情剧。
《你好,李焕英》让人泪崩的喜剧?也算喜剧?
现在的电影多数是“喜开悲尾”,这也是小沈阳放弃小品的原因。本身对于戏剧来说,悲剧结尾确实是一种让人很讨厌的方式。毕竟谁都是冲着开心去的。最后可能会沉溺在影片表达的状态。但是却违背了我们的初衷。
试想,开心的一天准备开个开心电影然后睡觉。最后刷到一部电影,例如《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》,本来开开心心的,最后却因为至尊宝跟紫霞的故事想到了,自己爱而不得的曾经,你觉得这一天还能开心么?个人认为很多新片都有《大话西游》的影子。
说是像经典致敬,其实无非是赤裸裸的抄袭。中国电影需要的应该是创新。最坏也得喜剧喜结尾。这是最起码的,毕竟一部电影娱乐于人,不能最后让人内心波澜四起。
不能说中国江郎才尽,只能说现在的电影多数为了震撼人的内心,选取的套路太多,这样反而让人会在,情绪波动时给予好评,毕竟人都是感性的,一旦觉得能调动自己的情绪的东西,就是好东西。但实际并非如此。一部喜剧,就应该在结束时给大家带来喜剧的乐趣。这才叫好电影。煽情的永远比喜剧容易。因为悲哀比快乐更容易让人感同身受,趋利避害本身就是生物的特性。
好片渣片的评判方式不该“随心”了
其实我们一直,评判一部电影作品的方式,都是只要内心震撼,产生共鸣即为好片。但是这样确实会影响我们的初心,以及想要获得的正确情绪,一旦人的情绪被负面因素所影响,那么影视剧对于我们带来的娱乐价值,其实非但没有,还是负面影响。
最起码,喜剧即为喜剧,哪怕讲述一个道理也应该喜剧结尾。这样给人的是轻松快乐的。喜剧片最难拍,毕竟想让人哭很容易,但是想逗人笑却很难。纯正的喜剧才是值得尊敬,值得给高分的作品。
借《你好,李焕英》,引出了这么多情绪,可能是在电影院哭太久了。也可能是对于喜剧期待,好好的一天被毁了。最后无情地吐槽。
总之电影是好电影,遗憾的是,如果告诉我这是一部悲情戏,我可能会在一个对的事件去尽情释放,而不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正月里,哭成泪人,回家紧紧抱着父母,生怕下一秒就失去。
影片传达的及时尽孝观众都能接收到,但是心情差到了极点,似乎恐慌一直伴随着。看完《你好,李焕英》你也会有这种感觉吗?
所以,希望中国导演们,能够撑起中国影视剧的希望,不能总是用煽情来玩梗,拍点经典电影,捞金都会比渣片多。别让影迷觉得国产电影,未来堪忧。